应用详情: 1983年,贾湖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。从1983年到1987年,贾湖连续进行了六次发掘,最重要的文物都在这段时间被发现。21世纪以来,为了配合考古系学生实习和遗址公园建设,贾湖遗址又于2001年和2013年开展了迄今最后两次发掘。
这三支骨笛分别是无孔、二孔和七孔三种形制,众人最期待的是七孔骨笛。那根七孔骨笛通体棕亮光滑,古朴漂亮,曾经整体断为两截,此时已经修复好。历经几千年掩埋,骨笛已经接近石化,声调略高,刘正国对嘴一吹,声音比他想象得还要清脆嘹亮。。
-----主要功能------
关于水稻、狗、人体等方面的认识,都得益于科技考古的介入。张居中认为自己是当时很早认识到科技考古重要性的人之一,不过80年代发掘阶段,“脑子里这根弦还没绷紧”。发掘之后的研究中,他找到植物、动物、农业、矿物、古人类、年代学等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,分头研究那些沾着泥土的出土物,将沉默的古物转化成科学成果。 武艳芳说,贾湖遗址博物馆将有400余件套藏品可供展出,包括炭化稻米、契刻符号、成组龟甲、叉形骨器、陶鼎、绿松石等。一支七孔骨笛,堪称镇馆之宝。~
------创新亮点----
除了石砌的建筑址,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形制各异的彩陶器,以及前所未见的人体陶塑像、双龙首玉璜、绿松石鸟形饰件。郭大顺意识到他们所捕捉到的分明是文明的信息,于是在年底普查总结汇报会上,他试探性地提出了东山嘴遗址与史前祭祀和文明起源的关系,这也是他第一次将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联系起来进行思考。~
《那一夜的沉沦幻想unmodified》 此外,鄱阳湖也是候鸟的“越冬天堂”。据报道,每年候鸟迁徙季节,占全球种群数98%以上的白鹤、95%以上的东方白鹳和70%以上的白枕鹤会飞抵鄱阳湖越冬。去年,鄱阳湖区共监测统计到水鸟63种共63.7万余只。